浙江金华武义县的小丁最近总往调解室跑——父母守了半辈子小吃店的积蓄,加上父亲凑的17万,全借给了表哥,可表哥突发心梗走了,这笔“亲情债”却成了两家人的“隔心墙”。

小丁的父母在县城老巷口开了家馄饨店,凌晨四点就起来揉面,攒下的钱全是“汤里捞出来的辛苦钱”。2022年开始,表哥常来店里帮忙端面,一来二去就开口借钱:先是说“女儿20岁生日要办酒,差5万撑场面”,后来又说“包了个矿石生意亏了,急着填窟窿”。小丁父亲抹不开面子,“他说‘等矿石卖了就还’,我就去银行贷了10万给他——哪想到这一借,就没了下文。”

今年春天,表哥突然心梗去世,小丁一家慌了神。“刚办丧事那几天,表嫂梅大姐拉着我手说‘钱我记着,慢慢还’,可没出一个月,她就变卦了。”小丁说,梅大姐掏出手机翻出一堆聊天记录和照片——原来表哥早在三年前就婚内出轨,“她哭着拍桌子:‘我跟他过了二十年,他在外边养人,这钱我一分没碰过,凭什么让我背黑锅?’”

男子去世后曝出17万债务妻子拒还

这话像一盆冷水浇在小丁头上。父母的馄饨店每天营收不过几百块,父亲的还欠着利息,“我们不是要逼她,可这是爸养老钱啊!”小丁母亲红着眼眶跟梅大姐商量:“要不你每个月还1000,直到我走的那天,剩下的就算了——权当是给我个安慰。”可梅大姐摇了摇头,翻出小丁的微信消息——里面全是小丁急眼时说的“你是不是想赖账”“没良心”之类的话,“他早不把我当嫂子了,还谈什么情分?”

梅大姐的女儿也赶来了,小姑娘红着眼眶帮母亲说话:“我爸走了,我妈已经够苦了,还要被人骂‘赖账’?要要钱,去法院告我们——法律说该还多少,我们就还多少。”小丁看着曾经总来店里吃馄饨的侄女,喉咙像塞了团棉花:“以前她总喊我‘小叔叔’,现在连话都不愿意跟我说。”

调解现场的律师悄悄跟记者说,这事的核心其实是“夫妻共同债务”的认定:“如果这17万里,5万是给女儿办酒(女儿已成年,不算家庭共同开支),10万是表哥个人包矿石亏的,那梅大姐确实不用还;但如果有证据证明钱用到了家庭生活,比如小吃店周转之类的,那她就得承担。”可对两家人来说,法律答案再清楚,也抹不去心里的疙瘩——曾经一起围在馄饨店吃晚饭的日子,曾经表哥帮忙端面的身影,怎么就变成了“你告我”的尴尬?

男子去世后曝出17万债务妻子拒还

小丁说,他其实不想打官司:“就算赢了,两家人的情分也没了。”梅大姐坐在调解室的角落,摸着丈夫的照片小声说:“我不是想赖钱,可他了我这么多年,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。”

调解员还在两边劝,可这事到底怎么了局,谁也说不准。有人说小丁一家可怜,有人说梅大姐冤,可最让人唏嘘的,还是“钱”背后的人情——曾经的亲密无间,怎么就因为一笔没写借条的债,变成了“老死不相往来”的陌生人?

或许就像调解员说的:“钱能算清,可人心的伤,怎么算?”

男子去世后曝出17万债务妻子拒还